岗顶剧院是为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于1860年兴建,200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建筑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,小巧玲珑,充满艺术和文艺气息,剧院现在仍举办小型演出。
剧院大楼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,整体以绿色,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。与周围环境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。剧场内,木质地板和楼梯,充满历史感。除剧场外,建筑内还设有舞厅、阅书楼和桌球室等,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。
剧院所在的岗顶前地也属世遗城区范围,古称磨盘山。该地段虽然不大,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,人文宗教景观荟萃。踏上岗顶前地,环顾四周皆是“世界文化遗产”,有圣若瑟修院、圣奥斯定堂、何东图书馆放入们等。
|
|
乘坐9、16、18、28B巴士可到达,
乘坐公交3,3X, 4, 6A, 8A, 18A, 19, 26A, 33, N1A路前往。
岗顶剧院(葡文名称伯多禄五世剧院;另称马蛟戏院、岗顶波楼),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,岗顶剧院在1860年由澳门的葡萄牙人集资兴建,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。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份,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、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。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。除剧场外,建筑内还设有舞厅、阅书楼和台球室等,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。岗顶剧院开放时间:上午10...
阅读全部圣奥斯定教堂对面的建筑就是岗顶剧院,也叫伯多禄五士剧院,拥有这时髦的Tiffany绿色墙体,是中国范围内第一所西式剧院,规模不大,整体建筑富有新古典主义风格。剧院至今还在正常使用,进去时碰到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。宽敞的大厅可供观众在此候场或是剧目中间休息,剧场有两层,罗马柱做支撑显得非常欧范儿。从侧面可以上楼参观,不过非演出期间座位区域是封起来的,二层看台呈圆形,白色花纹铁艺栏杆搭配墨...
阅读全部岗顶剧院的真正名字叫做伯多禄五世剧院,很多旅游资料都是用后面的名字,岗顶剧院这个名字在澳门剧院门口那里的文字介绍也是用这个名字,一定程度上也是去西方化的一种行为,这是澳门最大的剧院,一般都是招待贵宾的后才会用到这个具有历史建筑,也是后来才开放的景点,景点的开放时间也不长,去了那么多次,也就碰到最近一次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,安排了两位工作人员看场。一楼进门工作人员很友好的告诉我可以...
阅读全部剧院的历史和建筑特色看立牌介绍,非常清楚了。喜欢歌剧的朋友,一定要来这里感受感受,与大剧院浑然不同的浪漫和温馨。没有演出的日子,这里大门半掩,对外开放参观的,还可以上二楼,当然不能进剧场。看守的门卫很文艺,见有人进来,很写意地拨弄着怀里吉他,数个音符淡抹轻写般飘扬开来……好有情吖,记得进出都向他道谢哦。
剧院曾经是中国接受西方艺术最早的地方之一,也是歌剧蝴蝶夫人在亚洲举行首演的地方。这里的工作人员穿的都很优雅啊,景点的游客也不是很多,是个安静的地方
*历史城区漫步:澳门是一本读不完的书
澳门半岛历史城区另一片比较集中的文化遗迹区域是岗顶剧院附近。
岗顶剧院以清新的绿色为主色调,是澳门唯一的欧式剧院,也是中国首个放映电影的场所。内部装饰华丽,至今仍会不定期进行演出。
剧院现在还有在经营开放,剧院都已经有一百多年了,建筑古典高雅,也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,浅绿色的外墙,很多罗马柱,内部是红色的椅子,光亮的地板,豪华的吊灯,两层的舞台,一层是在中间位置,二层是包围着舞台,音效很棒,什么立体声环绕都追不上了,平时可以使对外开放,可以随便拍拍拍。
葡式歌剧院,已经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,建筑本身,绿粉的外墙搭配绿红的门窗,时尚大气又不失稳重,据说以前,很多重要的场合,这里都会举办仪式和表演,许多皇宫贵族都会亲临。
岗顶剧院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,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,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。1860年由澳门葡萄牙人集资兴建,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,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。除剧场外,建筑内还设有舞厅、阅书楼和台球室等。剧院曾经是引领中国接受西方艺术的主要场所,拥有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厅,也是著名的歌剧《蝴蝶夫人》举行亚洲首演的地方。
岗顶剧院近在咫尺,这个薄荷绿的建筑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今天没有什么表演,游客也可以免费进入参观。剧院一共两层,中间是敞空的。我发现剧院都是这种红色的座椅,之前在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和悉尼歌剧院,也都是这种红色座椅,难道是因为视觉冲击比较大?二层座位。岗顶剧院这条街叫戏院斜巷,恰如其分。我们就沿着路边绿色的指示牌继续往前走,先下山再直行,去找圣老楞佐堂 ,因为都在一条线上。路上在便利店...
阅读全部